荒漠甘泉樂侶
  首頁 關於我們  聖詩隨筆  每日靈修  選擇詩歌  有聲書選  聖樂分享 U-TUBE 聖樂    索引 INDEX   網上聖經  古今聖詩漫談 網站推薦  版權聲明  讀者留言    简体   

 

[上一篇] [下一篇]

  七月廿九日 我們必得勝

你曾……見過雹倉麼?……這雪雹乃是我為降災……的日子所豫備的。」伯38:22,23

我們所遭遇的試煉是神給我們的好機會。我們卻常常將它當作障礙。如果我們知道每一次的困難都是神所選擇的方法 -- 向我們證明祂愛的方法-- 我們就能得到安息和激勵。

讓我們回想回想過去的經歷,我們中間一定有許多人會記得:甚麼時候我們的父要替我們成就一件美事,要賜我們一件福份,甚麼時候我們就會遭到痛苦和逼迫。

神送我們的禮物,總是包裹得很粗陋,藉皮色黝黑的僕人送來的;但是一打開來,我們就發見裏面所包著的,是王宮裏的珍寶和新郎的愛……
--宣信(A.B. Simpson)

讀者,你當在黑暗中仰賴主,用不移的信心尊敬祂;這樣,你就會得到新的力量。
--馬克特夫(J. R. Macduff)
 

 

 

我們必得勝
We Shall Overcome

            我們必得勝,我們必得勝,
            那日我們必得勝。
            哦,我心深處確信不移,
            那日我們必得勝。

        (請點耳機收聽)

這首歌在1960年代初,是美國民權運動的主題歌。 將1901年丁德理(Charles Albert Tindley, 1851-1933)所作的「有一日我必勝」(I’ll Overcome Someday)改編而成。

當年丁德理的詩歌多數是口傳下來,因此詞句也與原作有所不同。

丁德理的父母是奴隸,他四歲喪母,不久就被他父親遺棄。

他決心要學會讀寫,少年時,白天在費城一小教堂做清潔工,晚上就讀夜校。
當他修畢波士頓神學院的函授課後,他被按牧。 1902年他被當年做清潔工的小教堂聘為牧師。

因會眾遞增,不久擴建,到1924年重建一新的大教堂,會眾命名為「丁德理衛理公會會堂」。 會友薈萃黑白及各國籍。 教會領袖除美國人外,尚有意大利人、猶太人、德國人、墨西哥人、及挪威人等。

丁德理每天在街上賙濟乞丐,並向他們傳福音,進入酒吧尋找失喪的靈魂,走訪商號、家庭、學校,鼓勵他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去找他們心靈的良友。

1933年,丁德理安息時,費城舉城哀悼,在這坐滿五千人的教堂內,尚有三千多人站著參加這長達五小時的追思禮拜。 向他致敬的有達官、殷商、清道夫、洗衣工、天主教神父修士,也有猶太教徒。

1946年,南卡羅來納州,查理頓市,有十五個糧食和煙草工會為爭取每小時工資加薪四角五分而罷工並高唱此歌。 其中有兩人去田納西州時,與友人分享這首歌。 不料此曲迅速傳佈開來,民謠歌手更添上詞句,加強曲調,一時此歌成了全世界民權運動的「馬賽曲」。

1963年紐約時報上記載著:「這首聖詩在南方各地之盛行令人難以置信,在教堂內可以聽到千人同聲唱和,在監獄的鐵欄後,也有成群的囚犯在唱,更有婦女和學生在上班上學的途中哼著 ... ...這首歌發出無比的力量,使人深信詩歌能予人身心超然的樂觀前景。」

在南方基督徒大會上,有人見證說:「你必需親自唱這首歌,才能經歷它的能力,當我唱完此詩時,我可以走在炭火上而不自覺。」

丁德理有寫詩作曲的恩賜。 他著名的聖詩有「與主相親」(Nothing Between),「交託祂」(Leave It There),「為我後援」(Stand by Me)等。
 

 中英文聖詩集參考
  英文歌名 We Shall Overcome

  校園歡唱   54


 


本網頁已被點閱